5月23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主办的“云游空天院 圆你‘空天梦’”中科院第16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北京顺利举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公众科学日首次采取线上直播形式,这场关于空天信息的“云游”之旅,吸引了数万名观众的在线观看。教育处副处长王岩庆主持了本次活动。
本届公众科学日通过视频直播开展趣味科学实验,由科学家们介绍科学原理和知识,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神圣的科学殿堂,感受空天信息科学的奥妙,领略空天信息技术的魅力。
上午11点,线上直播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十部的黄宛宁、张远平通过妙趣横生的实验演示、深入浅出的科学讲解,介绍了气球、飞艇等浮空器及其承担的科学实验任务。通过现场的实验操作,揭开飞天泡泡的神秘面纱,飞天泡泡的浮空原理是基于阿基米德定律,并通过手机蓝牙控制一双小巧的翅膀,调整在空中的位置和姿态。当飞天泡泡在空中“卖萌”地飞行时,共吸引3.4万余名粉丝在线围观,小朋友们纷纷留言,表达了对这位“飞天萌主”的喜爱。活动中还策划了问卷抽奖等环节,幸运观众可以获得空天院精美礼品。
在“科学公开课”环节,国家杰青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员蔡新霞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微纳传感技术与脑机接口》的科普讲座,介绍脑机接口技术不仅为脑科学和重大脑疾病研究提供检测调控方法和重要工具,还将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空间站等科学探索与发现提供核心技术和手段;国家杰青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员王宇带领观众寻找太空中的“千里眼”,从航天雷达观测的历史故事,介绍航天雷达观测的特点;由“北斗女神”、研究员徐颖讲解的《生活中的导航》,让观众们一步步找寻北斗的神秘,体会到“国之重器”的力量;还有神奇的光束,上至银河恒星,下至分子原子,世间万物都有它们的指纹,研究员张立福及其团队带领着观众揭开了光谱的神秘面纱与重要应用。
观众们还“乘坐”科技影音快车,在科技影音厅中观看《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和《世界遗产的空间观测与认知》,了解到航空航天遥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为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等难题提供认识工具和解决方法,为国家处理重大国际问题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通过全景VR技术展开一场“实地旅游”,领略空天院各个园区的美丽与恢弘,通过数字漫游技术欣赏地面站的独特魅力与内部结构。足不出户欣赏到空天院各园区的美丽风景。
空天院首次采取线上形式开展公众科学日活动,通过给广大公众带来一次“科学云体验”,向社会介绍航空航天遥感的科学知识和成果,展示空天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激发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空天科学的关注和兴趣。
直播现场